现在承受着病魔折磨的我,现在一笔一划的写着这份心得,真希望这不是最后“遗书”。
『2013年』
13岁的我因为我哥的缘故,我尝试踏入了佛教会这道门。很庆幸的,我不是被谁给“骗”进来的,我可以堂堂正正的说,我是自己走进来的!记得每个星期六晚上都会有所谓的“聚会”,从人山人海变成门可罗雀,剩下小狗小猫几只。志追、友敬和我几乎常来报道,都是听志追大炮而已 哈哈哈 聊的东西没错的话,都是一些人生大道理,不然就是分享佛学知识。那时的我乳臭未干,一直很内向,不敢表达什么,也不知道要表达什么。我只知道佛教会这个地方给我感觉好舒服、轻松。也就在那年《飘动中的蒲公英》,很庆幸的是中一的我还有机会当营员。心里算是蛮后悔的是在2012年《我的未来不是梦》那届我竟然没有参与其中,我很记得因为当时觉得有点对生活营纳闷了,即使我最好的朋友第一次参加,也即使我最好朋友一直的邀请,我都拒绝了。就这样错过了…
『2014年』
14岁的我加入了少年团。少年团在2014年成立,我是第12位报名加入的,也算是算数00后的第一位代表。陆陆续续00后就被“骗”进来了,维胜、忻萦、洁仪、培杰、培恒等…《驾驭热气球》这是我第一次当营委,职位是音响+摄影。这个职位对于第一次我的来说真的很开心,因为很轻松。那个时候并不怎么注重音响,也没人教,就纯粹开歌换歌。摄影我完全没印象了,可能有人拍了?哈哈?随便啦~那个时候就开始慢慢认识了贝贝、佳庭、友敬他们,慢慢的感受到了那边的温暖与热情。
『2015年』
15岁的我呢成了少年团的理事-行政小组,是一个非常跳ton的一年。《黑白键上的色彩》我竟然是营长,当知道这个消息,我只有懵和不知所措 哈哈哈 但所有的筹备工作基本上我都不需要动,全部都由添杰、志追、绮娴他们一手包办,所以那年生活营我是完全没有感觉的,最没有feel的一年。因为没有付出,没有投入,没有在意,所有的东西都好像与我无关,自然就没有感觉了。这次的生活营就这样结束了?嗯,就这样结束了。
『2016年』
16岁的我依然是行政小组的我。这一年就属于萌芽的我们了。00后的我们基本都“称霸”了整个少年团的活动,“中秋节”、“考试祈福会”、“亲自烘焙班”等,包括年终生活营《萌芽中的梦想》,是我感觉最良好的一年。很感谢添杰让我、洁仪、忻萦自己主要策划这整个生活营,当中真的学习了很多。从主题的构思、含义,到计划书的细节,到课程内容的安排等等,我们当时的进度真的很慢,也被认为说我们敷衍/草率的回复给予答案,当时也觉得无奈,真的也很气。当时真的很压力,因为是第一次,前期的策划单单在主题就够力死了,加上课程安排也是非常吃力。但是慢慢的,我们还是一点一点的撑了下去。也就是那年,我才发觉到我“前台”的可能性,让我随时可以跟营员有互动。那年的我真的是很开心,很有感触的一年。营长-这个职位更是一个压力扛在我肩上,庆幸的是有洁仪和忻萦在我旁协助我,可以说当年的营长都是我们,萌芽中的我们。
『2017年』
17岁了。SPM的那年了,原以为会很少触碰生活营的东西了,会注重在学业了。一切都是浮云 啊哈哈哈 也幸好sej米有fail丫!!今年呢依然是少年团理事,从行政小组变去了策划小组。工作量的确减少了,因为那年的活动寥寥无几,也算是缺乏人手关系。《我的梦》这届呢我属于前台,在前台炸了也不少,去年还以己为傲呢 哈哈哈 这一届很莫名的让我感觉到了“爱”一直围绕着我,记得我告诉添杰的时候,他也是一样有这样的体会,认真的想一想我也还真的认真的忘了为什么 哈哈哈 不重要,重要的是这一年我也是心累过。我带领的无尽灯对我来说就是以“尴尬”的模式收场,一时的不自信,所换回来的不完美。但这个不完美,让我更加的坚定下次再带领的那个我更完美。
『2018年』
18岁了,啊不然19哦…我去槟城读书了,也是时候去外面看看了。我依然“守护”着我的第二个“家”,今年是策划小组的正见组。读书的缘故,今年佛学班当小老师不到几个月就没当了、上课完直接赶去益群看看校园活动,一回到也已经结束了,都有点可惜。《我们的梦•谁与巅峰》的事前筹备我很少参与,多数是洁仪和几个小瓜在帮添杰吧。12月11号是我最终考试。一考完,剩下的一个星期我都以身相许给了生活营,几乎每天都去佛教会打卡,不然就是添杰家讨论生活营和复印东西,都很迟才回家。忻萦读书,洁仪那个时候去马六甲worr,那么重要的时候竟然跑去玩,丢下我和添杰haizz 那个短短的一个星期其实让我感到很烦,膳食组、法器、定力、学佛行仪,这些全部我都需要在一个星期内全部通通解决。这些全部我都只有概念,或者说那些概念就是琐碎的记忆,所以我很担心、压力。记得有一次,我问了洁仪:“你今年有带什么环节吗?” 她说:“好像没有哦”,我当下是多么羡慕啊!我心态转换,好吧,今年又是一个“挑战”了!
今年的生活营,对我来说并不是没有感觉,感觉还是有的,可能不丰满,辛好因为“定力”,让我从中得到了更多我想要的东西。
〖学佛行仪〗
没错的话我已经教了N年了,礼佛三拜、问询、合掌、放掌,这些姿势我肯定会,也相信是标准的。唯有里面更深层丶更原始的含义我却略知一二。记得志追有个了一些建议,第一天教完整个要学的东西,第二天主要讲解我们所学的每个姿势每个动作里面所要表达的含义。这个主意倒是不错,与其三天两夜表面的恭敬,不如往内心里的真诚去对待诸佛,甚至是身边每个人。当时觉得蛮不错的,就答应了以这种模式去尝试。但…时间渐渐的与生活营逼近,很多东西我都没还没处理好,几乎走到了困境。我直接决定,把这个计划给取消了,并且通知了志追。其实内心有那一刹那是无奈的,但也算是减少了我的压力。谢谢你。
〖法器〗
法器班的存在更是在生活营里添加了一些色彩,我们因此多了一个话题,多了一个在生活营里看似不注重又注重的环节。在槟城留学的我,深怕来不及,没有时间去练习,所以接近生活营的前一个月,每当我星期五回到吉打,90%都是直接去佛教会,不是练习法器就是讨论生活营的东西。累吗?其实没有,更多的是期待,期待“回家”的那种喜悦,喜欢和大家聚在一起时的玩闹和认真。法器这个东西很特别,很多人会觉得很闷,但是我这里可以证明,学法器更是一种玩意儿,玩会了就会上瘾。久久没打没念,心里偶尔会莫名的哼了几句,会一直怀念着那旋律,不信的话明年,我给你体会!
〖膳食组〗
说实话,在生活营前我很不放心你们。在问你们供养偈和结斋偈含义的时候,我很烦。不懂是我的表达方式不全面,还是代沟?不可能吧…哈哈 你们一直给予我很奇奇怪怪的答复,让我更担心生活营期间的你们。但,天助我也,生活营的你们表现得很好,真的,我基本可以放心的让你们去做。因为第一天的关系,我就比较担心,所以就去看看当时状况而已,有什么能注意的,能改得更好的就当天解决罢了,其余的天数我就偶尔去看看而已,一切没什么大问题,你们的安排、合作都很好,让我很轻松,谢谢你们。还有的就是敢于去尝试啊,下次好好把握机会哦。我知道对于你们来说讲几句话其实很容易,但是面对那么多人讲几句话就会有种压力,勇于去尝试,你们会发现到,诶?原来其实不难。如果下次给予你们站在台前讲话的平台,希望你们可以勇敢而发,加油!我就不用一对一的去讲那么多废话了horr,要酸的都酸过了,要称赞的也赞了啦~
谢谢你们打破了我心中不完美的你们。
〖定力〗
这个环节对我末生难忘。原本以互动,游戏的方式来进行,转换到以静态模式去带,心中唯有一个想法:这是新的挑战,我接受它。但在筹委它的过程中只有紧紧不到一个星期而已,而不是一个月(夸张了啦 哈哈)。我也希望我有一个月好好去准备啦 哈哈哈。之所以这样,让我觉得好压力。压力的点在于我第一次尝试静态模式,在于这个主题会给予的气氛,在于这个主题我所要表达的东西。记得有一次在添杰家,洁仪担心我这个环节没有头绪,就把它列为讨论之一列表,但那个时候我说不用紧,我ok的,因为我这个人每次喜欢把压力转换成动力。但在生活营前几天和生活营昨天,还是有跟添杰讨论了啦,但始终心中大石依然放不下。生活营第一天有些人会发现到我偶尔会跑去佛座后徘徊,那个时候就是在想定力的内容。原本的定力变成了感恩夜,再变成了无厘头的分享会?哈哈哈 我也不懂当时我穿插了多少莫名的东西进来。看着营员一直上厕所,一直讲话,一直不给予配合,心中是多么的无奈+pekcek haizzz...结束了,我第一个反应就是抓头、叹气,现在想起那时的心情依然是那么清楚。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理解那种感受。准备很久/用心准备的东西一瞬间垮掉那样。因为在意这个环节,丢了很多精神在里面,最终的结果是这样。我不敢说我丢了很多精神在里面,我只能说我真的尽力了。记得一结束,添杰拍拍我肩膀,说了安慰我的话。当下的心情只有添杰和洁仪最了解,我们都经历过,那种痛,没有认真付出过的你们都不会了解的。算是机缘吧,营员的失控让添杰算是为我“出口气”,把营员给“轰炸”了一番。原已平静的我,内心再次掀起了一丝丝的波动,洁仪莫名其妙的在佛座后大哭。当时走去后面看她哭到狗那样(虽然狗也不会哭成这样),我一脸懵,起初我不知道她哭什么,过后才慢慢意识到她哭的原因。她边哭变笑的对我说了一些话,什么话我也不知道,可能边哭着边笑着,嘴巴可能应付不来,嘴巴控鸡不到自鸡kot…纯粹想酸你 啊哈哈
无论怎样,谢谢添杰和洁仪对于这个环节给予的陪伴。因为这个环节让我感触良多,有伤害,也有爱。
『爱在人间』
“哥哥,你的心真的碎了吗?”
“哥哥,你现在还好吗?”
“哥哥,对不起,我昨晚错了。”
“哥哥,谢谢你。”
人性本善。听到了这些话,心都复原了。一句简单的关心、简单的问候、简单的道歉、简单的感谢,足以让我对于这个生活营感到值得、知足。每位孩子都有天真邪恶的一面,在释放出邪恶的那面时,邪恶总是淹没了天真。因为没有人去解释、去给予真确的指引,他们并不知道原来他们做错了。吵架、打架、分歧…都会一一去分析给他们听,让他们从中有所领悟,让他们知道原来他们这样做是错的,这才是教育,都离不开佛法。这就是我喜欢我们佛学生活营的原因,我们注重的是课程所要表达的东西,更注重的是营员、营委无论在生活上、心灵上、行动上那些错误的认识给予纠正。
这些已被挖掘的善根,希望能够延续下去。
道谢的话我就不说了吧,我相信和你的互动和感情就是最好的答谢了,不要怀疑,就是你!
这次的心得比较特别,我把我在少年团的“人生经历”通通都写下来,今年可能是最后一年了,很想一次性的从我脑里翻开沉睡已久的独家记忆,并且记录下来。从13岁,什么都不懂的我,没料到今天会有这翻能耐。要不是志追他们有在,要不是我哥,要不是我尝试踏入佛教会,我今天可能就不是你们所看到的陈健哲了。
上面所提的大多数是我在少年团慢慢成长的个人感触和体会,我希望我的成长可以记录下来,也希望刚进入少年团的你们可以看到我成长的过程。我并不是要炫耀还是什么,我希望你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成长,从什么都不是,什么都不会到现在还在努力成长我们的那一颗精进的心。希望你们可以不要看小自己,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还没发掘自己的才能,少年团始终为你们开着,为你们找出自己另一个可能的方向。机会随时给你,要还是不要,都掌握在你手里。不要害羞,敢敢的去尝试,做错了,没关系,要知道至少你有去尝试,才能从中吸取经验再次登上舞台。相信我,也相信少年团,只要你在这里付出,你们会受益良多的。加油!
〖感言〗
从2014-2018,4年了。说长不长,说短不短的四年就这样过了。以后不知道还有多少年会待在少年团呢~放心,我加入了佛教会理事了,这个是我想要继续的一个“锁扣”,死死绑着我的心,继续待在哪里。不是说之前我有想“逃狱”的概念,而是我打从心里坚定的那份意志力,让我毫不犹豫的加入了理事,很想继续和大家服务下去,真的很快乐。希望这盏火永远不会灭,灭了,你们记得把你们的那盏火,帮我再次点燃起来吧!我们的游戏啊 我们要继续下去!
写完了,我还没死哦。
付出越多,感触就越多。为什么?因为“爱”。